“风神”这个源自古希腊的美丽传说,在遥远的中国,在富饶的中原大地,在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为世人所瞩目的当代轮胎制造业的神话。
踏实干事 快速发展
曹朝阳出生于1963年,1978年,即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15岁的他考上镇江农机学院(今江苏大学),1982年毕业分配到河南轮胎厂电力分厂,拿着每月45元的工资。当时在车间工作的他,把车间的管线、管道、管路都摸得很清楚,他说“哪里最苦最累最脏就到哪里去。”凭着这股冲力和干劲儿,1985年他升职为电力分厂副厂长,成为同一批大学毕业生中第一个走向中级岗位的人。他给同事们的印象是有着踏实做事,不事张扬的个性。他说这是他所成长的年代烙下的性格特征。
他在电力分厂工作九年后,1991年被调到焦作市经纬化纤公司任副厂长。调走后还经常有人去咨询他关于电力分厂的一些问题。
2000年,是建国以来我国轮胎行业最不景气的一年,全行业亏损额达4.59亿元。风神轮胎也难逃此劫,随时有被兼并挤垮的危险。当时,37岁的曹朝阳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轮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以曹朝阳为董事长的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经历了大滑坡后跃然奋起,来不及拍一拍身上的风尘,便又开始新的战斗。最终,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由一个以传统产品斜交轮胎为主,连续3年大幅度下滑,有近三分之一的职工下岗轮岗的国有企业,以几乎两年翻一番的速度,成为一个产品结构合理、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地位领先的上市公司。这其中,作为领导者的曹朝阳功不可没。是他书写了一段关于“腾飞”的神话。而他却说,工作都是大家干的,自己只不过做了该做和能做的一点工作。谦逊的品格又溢于言表。
曹朝阳常说:“在马路上被撞的永远是犹豫的人。只要你谋定后而动,没有人会阻碍你前进的脚步。别人是撞了南墙才回头,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曹朝阳上任伊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针对公司效益下滑,内部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明确提出了“企业必须以盈利和服务社会为天职”的经营理念。在此基础上,他团结带领新组建的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行业的严峻形势,剖析了公司内部的优势和不足,确立了“瞄准先进技术,围绕市场需求,依托项目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世纪实现大跨度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一个提高,两个调整”的工作方针(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创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模式(抓住供、销两头,带动生产、技术、管理等中间环节),构建了以“创新、信心、激情、回报”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同时,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坚持以高新技术和公司优势产品改造提升传统产品,使风神轮胎在新世纪实现了新的腾飞。
一个人跑得过快时很容易摔跤,一个企业的成长也是如此。曹朝阳说,企业的规模可以呈阶梯式跳跃发展,但管理必须是渐进式的,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如何使二者协调发展,是企业一个永恒的课题。如果管理跟不上,出好产品、经营好品牌等一切打算都是枉然。风神轮胎未雨绸缪,全面推动管理创新,激发传统国有企业的活力,实现了企业规模与特色管理的同步发展。
关爱员工 点亮风神
曹朝阳一贯倡导的风神使命就是:“让所有的员工感受成长与关爱,让所有的用户体验安全与放心,让所有的股东分享财富与收获。”企业效益提高了,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明显增强。2004年,公司实现利税3.77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32个,为减轻政府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曹朝阳说,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关心和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制定公司有关制度的时候,他总能充分听取公司法律顾问和工会的意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他竭力满足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仅依法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注重劳动安全保护,确保工资到位,而且还为员工参加了女工生育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员工人均年收入由1.3万元增加到2.2万元,没有一个员工因公司原因下岗,没有一个员工出去上访。
公司设有“亲情假日”,即在职员的生日和职员父母的生日那天职员带薪放假,并寄出生日贺卡,在公司面朝大门口的大屏幕上表示祝贺。各分厂之间和客户单位之间经常搞一些文体活动。
做人需要个性 领导需要艺术
他讲工作,也讲述家庭,甚至毫无顾忌地讲述他很生活化的爱好——做饭,他喜欢做饭,并且乐在其中。“如果星期天在家,一定是我做饭。”他津津有味地叙述他自己改良的“曹氏排骨”,如同讲述年轻时候在厂里每每获奖的技术革新一样,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灿烂笑容。“只是工作太忙,这种日子太少。”言语间让人觉察出对“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顿悟。
他声音洪亮,语速极快,夹杂着乡俗俚语,风趣、幽默,遇到他认为别人不易理解的描述时,喜欢用生活化的例子比喻,形象,生动。谈到兴奋处,他常常哈哈大笑。
“企业就像一个计算机,你不能把扫描仪、打印机等都集合到计算机上,你只需把主机做到足够强,速度足够快,存储器足够大,把接口设计得兼容性足够强,需要打印的时候用打印机,需要扫描的时候用扫描仪,需要用什么的时候你只需接个口就行。”他比喻道。
“您是个性情随时流露的人吗?”我禁不住问。他坦率地说,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完全表露出真性情。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下,是需要有些措施的。说高点那叫艺术,说低点就是做假。“个性和艺术结合到一块儿,才能做成事。”他直言不讳。
他喜欢看书,买书。“买了很多书。没有多少看完的,我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买一本书,看了一半,扔那儿了,哪天想起来这个事在这本书上,就翻起来,很少有把大本书看得通透的。”他说,“关键是思考,带着问题来看书。”
19岁大学毕业进厂,不到两年就成为车间副主任,之后,分厂副厂长、焦作市合成纤维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河南轮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朝阳把自己的经历分成三个九年,1982年大学毕业进轮胎厂,1991年离开,第一个九年;在外面工作了9年,2000年回归风神;到现在在风神又奉献了一个九年。虽然是从基层做起,但如同公司的名字一样,曹朝阳的升职之路走得顺风顺水。这份顺利连他自己都感叹:“贵人多。”
“遇到的都是好人,自己多干点活,别人又帮着说好话,就这样不知不觉被‘忽悠’上来了。”他笑言。这当然是说笑话。曹朝阳的升职之道究竟是什么?“钻,我是一个特别钻的人。”他说。这种“钻”在他一进厂就表现了出来。年青时候的曹朝阳没事就喜欢搞点技术革新。据说,轮胎厂每年的十大技术革新奖,肯定有他的名字,多的时候他一人包揽两三项。虽然是小打小闹,但坚持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一个人的能力和精神就渐渐脱颖而出。这种“钻”对他来说是一种兴趣和爱好,是他性格的一部分。就连做菜,他都常常改良做法。他评价自己是一个整天给自己找不自在的人。“想做事 ,喜欢琢磨事 ,想做的东西一定要做好。”
看着他说话时神采飞扬的样子,很难想象在他身边的人的口中,他是一个“很闷”的人。司机说他坐车时多是沉默,家人埋怨他回到家里不说话。他说那是因为喜欢思考,并自嘲自己的工作是“动脑多,其次是动脚,然后是动手”。
正是他的这种爱思考、“钻”的性格,再加上他长久从事轮胎行业的经历、经验,使他数次准确把握住风神前进的舵。
(校友联络社记者 汤明杰)